109年12月9日『引進天光,打造台灣首座宗教「包容建築」』演講(積分20分)
- 標籤:專題演講
- 瀏覽人次:1936
發文單位 | 臺北市建築師公會 |
---|---|
發文日期 | 2020-11-09 |
發文字號 | 109(十七)會字第3129號 |
發布日期 | 2020-11-26 |
活動日期 | 2020-12-09~2020-12-10 |
主旨:本會學術委員會訂於109年12月9日(星期三)晚上7時舉辦『引進天光,打造台灣首座宗教「包容建築」』演講,歡迎會員踴躍至本會網站登記報名參加,請 查照。
說明:
一、時間:109年12月9日(三)晚上7:00~9:30。
二、地點:本會第一會議室(臺北市基隆路2段51號13樓)。
三、活動上網報名辦法請上本會網站「檔案下載」\「本會專區」下載。
因座位有限,報名額滿時,將以上網報名之建築師優先參加。
四、本次演講已依內政部96.06.21台內營字第0960803535號函「建築師開業證書申請換發及研習證明文件認可辦法」申辦核備中;建築師參加本次演講之積分,尚需經內政部認可後方得累積換證積分。
五、課程表如下:
時間 |
講題 |
主講人 |
主持人 |
|
18:50-19:00 |
報 到 |
|||
19:00-19:10 |
致 詞 |
鄭凱文 主委 |
||
19:10-21:00 |
『引進天光,打造台灣首座宗教「包容建築」』 |
林貴榮建築師 黃契介建築師 |
蘇富源委員 |
|
21:00-21:30 |
意見交流(Q & A) |
|||
六、簡介:
一座廟宇,如何順應時代潮流,提供更友善的通用環境,如何運用純粹的空間感、形體和光影的作用,達到聖堂溫馨又莊嚴的效果,才值得我們深思。這樣的思維,在汐止濟德宮,將會實化成為一座打破傳統的全新廟宇建築。
「光」賦予萬物以生命,「光」更是建築的靈魂,「光」能活化建築的形式與空間,帶來光明,更帶來希望。因此,我在設計中,於向南仰角71.86度設置頂窗,引進天光,每年媽祖誕辰(農曆3月23日)中午12點,陽光將會直射到媽祖聖壇,彷彿媽祖「放光」,發出溫煦的光輝,撫慰衆生,點亮人們心裡的光,溫暖每位信眾的心靈。
這座脫離傳統框架約束的寺廟建築,將會實現「包容建築」的概念,道法自然、遵守國家建築法規,以宗教建築來包容當地環境、文化以及居民生活,把建築藝術和宗教聖地結合,成為一座療癒人心的心靈殿堂。
汐止媽袓新殿堂攸關信眾的福祉,所有美善都是人文的價值,因此是永恆的。 建築師的角色,則是巧妙融合古老神傳的話語與人們的現實生活,並且讓信仰與未來產生連結。我深信:創造有意義的廟堂,不是複製歷史,而是創造歷史。。
講題摘要:
●歷史沿革:台灣媽祖 世界中心
●宗教空間:無問西東 量境打造
●以神明為尊
●以信眾為主
●心無所住 大象無形
●道法自然 包容眾生
七、講師介紹:
(一)林貴榮建築師
講者為法國國家建築師、臺灣開業建築師、前板橋市副市長
巴黎UPA9建築博士、1990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得主、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名家論壇副教授、中國留法比瑞同學會理事長
(二)黃契介建築師
學 歷:成功大學碩士